13968661339
国家能源管理局将生物质能归类为环境友好型、可再生型和清洁型能源。许多投资者也看到了这个商机,纷纷购买颗粒机生产线,开始了生物质能项目。天水生物质可以获得一定的国家补贴。今日我来带著大伙儿了解一下生物质颗粒然料。中国竟然不是用生物质燃料颗粒最多的国家。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生物质燃料颗粒行业显著增长。天水生物质已经成为很多国家主要燃料。生物质燃料颗粒是利用生物质颗粒机将秸秆、木屑、树枝、稻壳等加工成型的。最早的颗粒消费热潮出现在欧洲地区,这与他们的国家补贴以及气候息息相关。世界各地的颗粒行业自2000年以来就大量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5年欧洲颗粒会议期间宣布,2000年全球大约消耗170万吨生物质燃料颗粒,而在2013年消耗2450万吨。2014年达到了2700万吨。2015年2800万吨。这一数字包括用于供热1500万吨颗粒以及用于发电厂燃烧的1300万吨。
(1)林业资源丰富,原料以林业剩余物为主。瑞典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每年产生大量的林业剩余物,因此颗粒燃料原料以林业剩余物为主,包括锯末、刨花、木条等。与中国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相比,林业剩余物具有热值高、易远距离运输,同时物理特性相差不大,在质量好的生物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粉碎;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锯末含水量较高,一般超过50%,因此在颗粒燃料加工前需增加烘干工序,这也部分增加了其生产成本。(2)颗粒燃料产业商业化,以大中型为主。瑞典颗粒燃料产业完全商业化生产,成型技术成熟,生产企业以大中型为主,生产能力达到220万吨,主要集中在35个大型生产企业;小型企业(年产量5000t以下)基本上是在已有刨花板、家具及锯末生产厂的基础上建立的,利用自己企业产生的锯末作为原料。(3)政府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以及鼓励政策。天水生物质产业在9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制定了生物质能源鼓励政策,并以法律法规形式颁布,长期保持不变。如1991年颁布的二氧化碳排放税,使得大量区域供热中心采用的原料由石油转变为颗粒燃料,2003年的电力认证系统,鼓励电力生产商或电力供应商采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绿电”,极大地促进了颗粒燃料的发展。(4)颗粒燃料相关标准不断完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瑞典研究机构就发布了颗粒燃料相关标准,并针对不同用户对颗粒燃料进行分类,完成了颗粒燃料、燃烧设备等标准、技术条件的测定。同时,瑞典颗粒燃料的标准、技术条件不断向欧盟标准靠近和完善。目前采用的检测分析方法大多采用了欧盟标准,尤其是在生物质炉具、锅炉的检测方面,大大促进了瑞典与欧盟各国间的颗粒燃料、燃烧设备的贸易。(5)燃烧技术及燃烧设备成熟。近几年来,瑞典的户用燃烧锅炉、采暖炉具产量不断扩大,这得益于燃烧技术及燃烧设备的发展。瑞典政府十分重视燃烧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目前瑞典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等合作研究开发了燃烧设备,使得瑞典的燃烧设备以及燃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6)拥有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保证颗粒燃料、燃烧设备产品质量,瑞典政府规定,在颗粒燃料、燃烧设备进入市场前,必须获得第三方的检测认证。瑞典国家技术研究所(SP)建立了自愿认证系统,即P-Mark认证体系,如进入欧盟市场时,需达到欧盟标准要求,即通过CE认证。这提高了颗粒燃料、燃烧设备的质量,保障了用户的利益。
水分过大,容易附着:因为天水生物质的灰熔点很低,一旦积灰就会附着在炉膛、过热器的管壁上,并且如果燃料水分过大,燃烧中产生的水汽就会软化钾,钾在受热后久而久之就会结焦。鼓风分布不均造成局部高温:鼓风在燃烧机炉膛内分布不均,就会形成局部高温,这样也会造成炉膛内结焦,这种情况只要降低鼓风风压,加装或者加强锅炉排风就会降低结焦程度。天水生物质燃料本身的问题:燃料颗粒本身灰分以及所掺杂的杂质形成结焦。
天水生物质成型技术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化”研究不是整台样机的研究,是在集成多项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在集成多项技术构成新的颗粒机设备系统后必须进行工程化试验,提炼成熟的指标,解决新的技术问题。质量好的生物质的收集、干燥、粉碎、成型、燃烧所需技术与设备必须配套、协同发展。与会专家建议生物质从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变成资源,并协同解决其中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与此同时,国家应高度重视生物质高值利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设立“生物质高效综合利用”专项,系统开展多联产技术创新和工程示范推广。应立足于农村(场)或城乡结合部,我国乡镇和农村的秸秆、农林废弃物量大充足,属可再生资源,价格低廉,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发展良好的基础条件。工程化成型技术立足于农村可减少生物质原料和成型燃料产品的收集、贮存、运输及供应问题。
主要用天水生物质、天然气、电力这几种。生物质燃料和天然气是烧锅炉供暖,溴化锂机组供冷,电力是空调机组供冷暖。(当然在人类社会中现如今供能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风光太阳能等。)天水生物质、天然气、电力这几种供能方式的成本,直接关乎企业各个用能单位的切身利益,对于这几种方式的利弊本文不做讨论,只分析几种方式的成本。